English

姜奇平:南开的困惑是中年有产者的困惑

2000-08-0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南开人务实,注重的是有没有根基,立得稳不稳,在做实事方面很突出。所以从南开出去的毕业生中,特别大的官儿没有,都是中层干部,业务骨干型的。南开培养的是栋梁型的人才。在这一点上,南开像清华。去年我回南开作演讲,学生们关注的是网络对人文的影响,而不是休学创业这类时髦的话题。

但这并不意味着南开不能应变。当年南开率先开办心理学系、社会学系,说明她并不是因循守旧的。像中文系的叶嘉莹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可称得上是异类,但他确实是在南开作出了创新。只要能真正提出新见解,就能被南开人接受。只是,南开是属于内向型的,她倾向于渐进改革,而不是根本性的变革,可以概括为“小步快走”。今天的南开给人的感觉是,本来有一个好基础,应该有大的发展,但步子慢了。打个比方,南开像一个中年人,还没有衰老;但当她面对青年人的时代,一方面因为有家有业,不能轻装上阵,另一方面对各种新生事物不免困惑。她希望用成熟的方式反映不成熟的现实,当她面对暴发户的刺激时,她也想赚大钱,但又想用稳妥的方式去赚,于是矛盾。这种困惑,是典型的中年的困惑,有产者的困惑。

从我的角度来看,南开注重实力,认为只要有实力,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被抛弃;然后在稳定的发展中慢慢地寻求变革。像IBM,实力雄厚,能跟得上时代步伐,也不会轻易被击倒。南开出的不是冒尖的人才,有领导在上面指方向,他就在下面埋头苦干。像周恩来,稳重,但决不保守。其实,从广义上说,今天任何一个大学都面对变革,如果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挑战,都可以说是保守。清华属于创新型的,能适应变革,很快产生新东西;北大的步子慢一点,但一旦适应,前景可观。而南开,更多的是矛盾。

所以我的看法,是要打破校内外的区分,让学生自由去发展,成就“知本家”。

(姜奇平:IT评论家、《互联网周刊》主编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